铁路职工感人小故事 第1篇

1985年,19岁的牟海泉参军入伍。1999年,他转业后进入铁路系统工作。虽然在14年的军旅生涯中,他取得的成绩斐然,但当33岁的他接触铁路时,步入的是一个全新领域,还是个“一无所知”的“供电新兵”。安全供电是变配电工区的生命线,要守护好这些从未见过的供电设备,对牟海泉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。

最初,牟海泉被安排到达州变电所当值班员,刚转业的他对这些设备充满了好奇,跟在年龄比他小的“师傅”身后,总有问不完的问题、记不完的笔记。他时常为了弄明白一个操作原理,得琢磨上好几天;《安规》《技规》等专业学习书籍都被他翻得泛起毛边儿,一本本厚厚的书籍被他生生背了下来。“虽然我不够聪明,但是能吃苦。”这是牟海泉经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
认真检修

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刻苦努力的学习换来了独当一面的能力。有一次,牟海泉在变电所值班时,巡检发现地轨回流数据有异常,监看实时曲线时发现有轻微波动。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和掌握到的理论知识,他心里思忖着,这一定存在某种隐藏缺陷。心思细腻的他增加了巡视次数,调阅分析监测数据,认真专注地排查。终于被他发现是轨回流母排断裂,并伴有火花、烧红的现象。牟海泉随即上报并停电更换设备,遏制了事故的发生。

“设备安全行,全凭技能精。只有平时勤学苦练,才能成为行家里手,为集体荣誉增光添彩。”望着工区一整面墙上的路局先进集体、路局工人先锋号、路局模范职工小家、段先进班组标兵、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,牟海泉备受鼓舞地说着。20多年的历练,牟海泉从“一无所知”到“无所不知”,从初级工到技师,他守好变电所内供电设备的底气越来越充足。

铁路职工感人小故事 第2篇

“上世纪80年代的襄渝铁路线上,绿色的蒸汽机车,突突地冒着白烟,轰鸣着前行。”在铁路线上工作20余年的老牟回忆着曾经的画面。现今,襄渝铁路线上开起了“复兴号”动车组,时速也从60km/h提升到了160km/h。时代变迁,时速倍增,供电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标准也对牟海泉的工作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新要求。

工作中的牟海泉

2009年襄渝铁路二线通车,牟海泉用10年时间练就的一身本领变成了“过去式”。面对新形势,他紧跟时代步伐,熟悉新设备、学习新工艺,遇到“摸不清、吃不透”的难题时,他依旧会追着设备厂家请教,直到把问题解决掉。“好的设备需要好的运维技术,列车在提速,我也需要追上去。”牟海泉语气坚定地说着。从60km/h到160km/h,从蒸汽机车到“复兴号”动车组,在时代的变迁中,牟海泉不断打破固有思维,实践创新,他守好变电所内供电设备的技术越来越扎实。

儿子牟宇航也于2015年加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,成为一名“高铁医生”-动车组随车机械师,与动车组的接触更加密切。小学的时候,牟宇航常跟随父亲去值班,从广安老家出发,巴士加步行,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。偏远的站点里,父亲一待就是四五天,他在旁边也无事可做,“那时候就觉得干这行挺孤单的,没什么兴趣。”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,他也加入到铁路工作一线,和父亲一样坚守岗位。

铁路职工感人小故事 第3篇

从19岁入伍到33岁入铁路的牟海泉,用14年修飞机,用20多年干好铁路供电事业。工作上他做到兢兢业业,但是陪伴家人的时间却很少,尽管家就在离工区不足50公里的地方,但他却很少回家。

“我们有急事难事需要调班,他知道了肯定第一个报名来替换。”“变电所里水龙头漏了、门坏了,只要牟师傅在所里,保准修得巴巴适适的。”这是同事们对牟海泉的评价。

“儿子小时候总是吵着要见爸爸,见不到爸爸就不去上学。”牟海泉惭愧地说着,自己对管内变电所里的大小事务都一清二楚,但家里的柴米油盐可能都不知道放在哪里。没有节假日,没有双休,不能回家过年,对于工作带来的种种不便,牟海泉总是欣然接受。

工作中的牟海泉

别人都说,值班员的工作枯燥,每天在偌大的、冷清的变电所里,守着不停运转的变压器、断路器和控制屏,可牟师傅不这样认为:“我守护的是铁路供电的‘心脏’,保障的是供电设备平稳运行和铁路运输安全畅通。”他守好变电所内供电设备的决心越来越坚定,俨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。有时候遇上父子二人春节都要值班,老家只有妻子一人,一家三口分隔三地,只能打电话互报平安。对于这样的情况,这一家人也早已习惯。

多年来,牟海泉始终坚持着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到位。“千万不能因为我们作业人员一个小小的不规范行为或隐情,而置若罔闻,埋下隐患,造成事故的‘连锁反应’,以至于‘小洞不补、大洞受苦’。”牟海泉正是以自己的敬业负责,保障着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,保障每一趟列车安全行驶,温暖着旅客的回家路、幸福路、平安路,护送他们安全抵达。

审核:李仪涵

猜你喜欢:

张光清的幸福“养猪路”丨职工故事

罗素清的夕阳红丨职工故事

“草根画家”的大舞台丨职工故事

电子邮件 | scghxmt@

制作机构 | 四川省总工会新媒体中心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